精選文章(不定期推薦)

地球盟友-Cobra【地球揚升的過程】(Frank註:最後面有補充)

事件之後,地球就會正式開始準備揚升。 光明勢力會利用漩渦科技移除帷幕: http://soul1.org/buddhiccol.htm 地球周圍的能量場會變成這個模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i6bnxYxTE&...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金星偵察船及小型母艦】

【金星偵察船】


船艙的厚度大概有20公分。一根大概61公分粗的柱子從拱頂向下直達地板的中央。這是飛船的磁極柱,藉由它,飛船能夠利用自然界的能量驅動。

磁極柱的頂部通常是正極,而底部向下穿過地板,是負極。但是,如果有必要,通過一個按鈕就可以顛倒磁極。

牆上的圖表和航行圖,覆蓋了門兩側大概90公分範圍的牆面,這些圖表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上面沒有指標、刻度之類,而是閃爍著不同顏色和強度的光。

有些就像是帶顏色的線在特定的航行圖上移動,有些是上下移動、有些縱橫交錯,還有一些組成不同的幾何形狀。

這些半透明的飛船經過我們的天空時為什麼會被目擊為變換的顏色,因為不同強度的能量向大氣中輻射,並直接在飛船周邊產生光亮,這也是飛碟周圍產生不同顏色變化和發亮光暈的原因,這過程有點像電離。

中央支柱或者說磁極柱有兩個作用,除了提供絕大部分用於飛行的能量外,它也是一個強大的望遠鏡,一端向上穿過飛船的頂部觀測天空,另一端向下穿過地板觀察地面。影像通過它被投射進地板和天花板上的大透鏡裡。

地板透鏡裡有四根線纜(或者是緊貼在透鏡下面),以交叉十字的方式同中央支柱相連。
其中三根線纜將能量從磁極柱轉移到飛船下面的三個球狀物中(如圖),他們有時候也可以當著陸支架用。

三個球都是中空的,雖然可以把它們放下作為緊急著陸之用,同時飛行的時候收回來,但是最主要的作用是當作貯備靜電的電容器,靜電就是從磁極柱傳導過去。這種能量宇宙中隨處可見,閃電就是其中之一。

第四根線纜從磁極柱延伸到兩個類似潛望鏡一樣的設備中,一個在飛行員座椅的旁邊,另一個就在座椅的後面,靠近中央透鏡的位置。

這些設備是主要光學系統的延伸部分,飛行員不離開座位就能看到正在發生的一切。這些都是可隨意調節的,也可以根據需要打開或關閉,這樣飛碟中的成員可以在互不影響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望遠鏡。

所有的器械部分都在這房間的地板之下,在外面的輪緣下面,就像圖片中展示的那樣。


【金星母艦】




這是一艘攜帶著12架飛碟的航母,這艘船艦有四層牆體或者說『皮膚』。有些船牆體更多,有些則少些,完全取決於她們的尺寸大小和建造用途。

飛船各處都有方便進出牆體的入口。

每艘飛船搭乘著數名機械師,也是輪班工作,他們持續不斷的查看檢測各個部件。

儘管最初建造飛船時已經做到盡善盡美,不過各部件一樣會損壞,材料也會不斷消耗,這是任何太空中旅行的飛行器都會發生的。

每個駕駛艙都有一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要不就是單獨要不就是一起工作,完全能控制飛船的航線,同時警示任何靠近的危險情況。

這艘巨大的雪茄狀母艦懸停在同溫層(或稱平流層)中,船體直徑46公尺,接近610公尺長。

當偵察船從下方進入母艦之後就不再使用自己的動力,而開始受母艦的重力控制。

飛碟的輪緣在兩條軌道上緩慢而平穩的滑行著,下降的速率受輪緣處的摩擦力和磁力控制,就這樣緩慢而平穩的一直滑行到停機平台。

從平台向下到甲板有大概十幾階的台階,母艦中還有別的甲板。

停泊的飛碟停在一個軌道樞紐之前的位置。一對導軌繼續在母艦內延伸,向下彎曲消失在視線外。

另一對導軌則繼續從樞紐處向遠處筆直延伸,導軌一直往母艦後部延伸到一個巨大的機庫,在那裡會有幾架一樣的飛碟排列在導軌上。

『機庫』是星際間航行時讓小飛船停在裡面的,本來在做星際航行的時候,小飛船應該只在平台稍停片刻,等飛船人員出來後就會通過樞紐然後停到機庫中自己的位置。

但是如果停留時間很短而必須再度離開母艦,飛船就只會在平台上充電。

小飛行器沒辦法自己產生足夠的能量,只能做短程的飛行,然後就必須回來充電。

他們使用於短程穿梭,往返於母艦和任意觀測點或接觸點,完全依賴母艦上的能源設備去充飽電。

飛船經常遠離母星,四處旅行學習。這當中也不一定會在其他行星上停靠。因此,船艦上會有能儲備供給品和設備的巨大倉儲設施。

許多這樣的飛船,不僅僅在金星上建造,火星、土星,還有許多其他行星上都在建造。

但是,這些飛船不是被某一個星球獨享的,而完全是為了給宇宙中的兄弟姐妹提供教育與娛樂之用。

人們天生就是偉大的探索者。所以,太空旅行不是少數人獨享的特權,所有人都參與。

每隔三個月,金星上四分之一的居民就乘坐這些巨型飛船啟程遠航,並在其他星球停靠,就像是地球上的遠洋油輪停泊在外國港口一樣。

在金星的廟宇中也有很多機械設備,居民們可以通過它們學習關於其他世界,其他恒星系,以及星際本身的知識。

但是,沒有什麼能夠替代真正的體驗

所以才會建造了很多巨型母船編隊,也可以把她稱做小型人造行星。

她們能在為期三個月的行程中為數以千計的人們提供一切醫療,娛樂。

除了尺寸以外,最主要的區別是,行星是圓形的,而且是被神聖創造的,而金星的小型的人造行星則是圓柱形的,可以隨意在太空中穿梭。

飛船不單單拜訪太陽系中的行星,也去其他類似太陽系的恒星系。其他世界中的人民非常友好,地球是個例外。

其他世界也有巨型太空船艦,為他們的人民提供教育與娛樂。

當訪問他們的星球時,他們熱烈的歡迎,同時也作為朋友回訪。

這些飛船沒有來過地球,在地球人對友誼,對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間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之前,不允許他們那樣做。(這也是為何其他星球朋友遲遲不能公開與地球人接觸的原因)

太空中會有各種大小的暗色物體不時的經過,它們比太空本身還暗,這些就是所謂的隕石行星,他們經過地球大氣層的時候才會被地球上的人觀測到。

而飛船自己會阻止這些隕星撞擊飛船,運用自然的力量也就所謂的電磁力,飛船隨時儲備著額外的能量。

一些能量通過飛船外殼散逸到一定距離的太空外,有時候距離較短,然而有時這能量的影響可以直達數英里之外。

這會形成了一種保護盾,保護飛船免受任何粒子,或者『太空垃圾』的傷害,通過保護盾持續輻射去排開這些東西,所有太空中的天體對於太空本身來說都是負極性,並且在一片電磁力的海洋中運動。

因此,同樣負極性的輻射力可以排斥開所有負極性的天體,同時可以阻止飛船在摩擦中升溫。

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上的人們都可以隨意的進行太空旅行;有些只能進行短距離旅行,而其他的則可以進行跨越恒星系統的遠距離航行。

有許多行星比太陽系還要遠的多,必須要花2到3年才能抵達。不過,太陽系之中行星很近,花上幾個小時或者幾天就能到了。

【補充】

一般稱飛船來自哪裡是指製造地點,並非是由特定的星球所擁有,相反的,我們會分享,而上面主要機組人員是來自不同星球(就像電影Star Trek 企業號上的船員一樣)。

當地球人提到飛行器時(或稱他們為飛碟)總是說他們在『飛』,但這個形容詞只是用來描述自己飛機的運作方式。飛行器並不是在『飛』,不像所說的那樣,飛行器是藉由一個力學步驟使大氣無效,地球上稱之為『懸浮重力技術』,通過這種方式,大氣干擾或者阻力就無法妨礙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所有外星飛行器能夠在旅行中做突然的變向,並能以極高的速度移動,令地球上的飛行員和科學家困惑不已。

地球人對於生命和宇宙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對於其他星球以及宇宙的構成有許多錯誤的觀念;同時對自己的瞭解也很少!

儘管地球人將所有的飛行器都歸類為『飛碟』,其實有各種各樣的飛行器,各種大小,用於多種用途(就跟地球上的車子不是也有很多不同大小及功能一樣)。

最大的飛船從來沒有進入過地球大氣層。

實際上,這些飛船從未靠近過距離地球幾百萬英里的距離之內,數以千計的人們在這些巨型飛船內旅行,只要地球人還沒有進化而與之接觸,在飛船上的人民將會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所有電影描述外星人不是都認定他們來地球一定是侵略地球,不是嗎?)

而如果將飛行器的科技知識透露給地球上其他人進而變成了公開的知識,地球上的一些人很快就會建造太空飛船,在上面裝備武器......接下來就會像電影『阿凡達』那樣開始有征服其它行星的瘋狂行為,企圖佔領其他星球。

隨著靈性的提升,其他星系星球的科技才可能分享給地球人,如果地球還是一樣暴力、自私,再好的外星科技是不可能出現在地球上,而地球人也只能持續以『望遠鏡』那小小的鏡頭去了解宇宙的一切。

另外,一般所講的心靈感應和地球上所說的『通靈』或者『降神術』是完全不同的,心靈感應是心靈之間的直接資訊溝通。

心靈感應是稱做兩者之間的『意識統一狀態』,也就是發送者和接收者,這是所有進化的行星上最普遍的交流方式。

在星球上兩個個體間可以進行資訊傳送,也就是說可以在星球上與無論身在何處的飛船之間建立聯繫,更可在星球之間建立聯繫,所以所謂的『距離』根本不是障礙。

當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飛船,變得習慣於飛船的存在,並且開始接受其他行星上有生命存在的事實後,和地球人的個人會面才可能會增多。



來自天狼星的FRANK